.

多名婴儿突发脑出血,只因月子里的这件事,

本号原创内容,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,违法必究。

脑出血在我们的印象里通常都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,绝对不会把这种疾病和刚出生的婴儿联系到一起。但神奇的年,似乎处处都在给着我们不同的“惊喜”。

前段时间,就有新闻报道,一位妈妈2个月大的宝宝,不明原因发生口腔出血,到医院处理之后还是血流不止,在做了进一步的检查之后,发现宝宝的脑部居然也存在出血的情况。

类似的病例医生接诊了还不止一例,同样都是因为婴儿凝血障碍而出现脑出血的情况。在一番询问之后,罪魁祸首正是当地老人信奉的月子习俗:不吃青菜。

哺乳期的孕妈本身和母乳喂养的需要,应该多元化地摄入各种营养。但按照当地的说法,吃青菜对奶水不好,宝宝喝了这样的母乳会拉肚子。

所以月子里只吃各种鸡鸭鱼肉,这样反而会导致宝妈只摄入较为单一的营养素。无法保证母乳中较为全面的营养供应,最终使宝宝缺乏维生素K,而导致了这次的不明原因脑出血。

脑出血和维生素K有什么关系?

说到这可能有很多宝妈们十分疑惑,平时想到不吃青菜,顶多就是维生素不足,爱长个口腔溃疡什么的,怎么就能导致宝宝脑出血呢?

对大人来说,偶尔不吃青菜确实没什么影响。但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,身体各项机能发育都不完善,一切营养物质都需要从妈妈的母乳中获得。

妈妈的饮食中缺少了任意一样营养成分,都有可能导致母乳“没营养”,而蔬菜中蕴含的维生素K就是维持宝宝凝血功能所必要的。

宝宝刚出生时,体内维生素K含量较低,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K,婴儿将无法制造用于形成血块的凝血因子,就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(VKDB),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脑部出血,严重的可能出现脑部损伤甚至死亡。

在宝宝出生后的6个月之内,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。

早期的通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0-24小时,这时发病通常比较严重,主要是由于母亲曾使用了某些会干扰人体产生维生素K的药物,比如治疗癫痫的药物或异烟肼。

经典型的通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1-7天,以淤血和脐带出血为主要特征。

晚发型的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-12周,不过6个月以内也都有可能。

其中30-60%的婴儿有颅内出血,而且往往发生在未接受维生素K注射且母乳喂养的婴儿当中。

如何避免宝宝缺乏维生素K

01

注射维生素K

宝宝出生时都有较高风险患上这种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,直到在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后,宝宝的肠道细菌能够开始产生维生素K为止。

维生素K不能很好地穿过胎盘,再加上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也不多。所以,宝宝出生时维生素K的含量都非常低。

而注射维生素K是保证婴儿拥有足够维生素K的最佳途径,通常建议在宝宝出生的6小时内进行注射。研究显示,未注射维生素K新生儿发生严重出血的可能性是接受维生素K注射婴儿的81倍。

不过,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与每日所需的维生素K相比剂量较高。

一部分维生素K立即进入婴儿的血液,并增加血液中维生素K的量。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K,以使婴儿体内的维生素K水平在出生后的头几天不会降低到危险的地步。这时维生素K大部分被储存在肝脏中,并由凝血系统使用。

而其余的维生素K在接下来的2-3个月内缓慢释放,提供稳定的维生素K来源,直到婴儿从饮食中获得另一种来源。

所以,未在医生的指导下,宝妈不要擅自给宝宝补充额外的维生素K,一切都要按医生的建议来。

02

高风险宝宝多观察

1、出生时未注射或服用维生素K的婴儿,如果完全母乳喂养,则患病风险可能更高。

2、妈妈服用治疗癫痫、异烟肼等药物,这些药物干扰身体如何使用维生素K。

3、有肝病的婴儿,这类婴儿通常无法使用体内储存的维生素K

4、腹泻、腹腔疾病或囊性纤维化的婴儿,通常难以从所吃的食物中吸收维生素,其中就包括了维生素K。

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有时病症比较隐蔽,出血可能发生在肠道或颅内,有时在威胁生命之前都没什么明显的征兆。所以宝妈要多警惕下面几种情况,都有可能是宝宝发出的信号:

瘀伤,尤其是婴儿头部和脸部周围;鼻子或脐带出血;肤色比以前更白。对于皮肤较黑的婴儿,牙龈可能显得苍白;出生后头三个星期,宝宝眼睛的白色部分可能会变成黄色;大便中有血丝,发黑且比较粘,或有吐血现象;烦躁不安,癫痫发作,过度嗜睡或大量呕吐可能都是大脑出血的迹象。说了这么多,为了避免类似新闻中的悲剧发生,除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,更重要的是,月子和哺乳期间,不要盲目迷信某些民间说法,相信科学、均衡营养,才是王道!

根据《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》中,对哺乳期妈妈一天的食物建议是这样建议的:

1、优质蛋白质25g及维生素A

鱼、禽、肉、蛋、奶、及大豆类食物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。宝妈们可以合理搭配每天的饮食。

哺乳期妈妈还要摄入更多的维生素A,而动物肝脏,如鸡肝、猪肝则是最好的选择。

图片来源:《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》

2、充足的钙

建议哺乳期的宝妈每天摄入的钙总量达到mg/d。比如牛奶、深绿色蔬菜、豆制品、虾皮、小鱼等都属于含钙较高的食物。

可以这样搭配:

谷类~g,薯类75g,杂粮不少于1/5;蔬菜类g,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/3以上;水果类~g;鱼、禽、蛋、肉类(含动物内脏)每天总量为g;牛奶~ml;大豆类25g,坚果10g,烹调油25g,食盐5g。

除此之外,建议每周吃1~2次动物肝脏,总量达85g猪肝,或总量40g鸡肝。

参考文献

[1]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mzmc.com/ssby/2922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